中國專家大樣本研究證明:臭氧長期暴露或致成年人肺功能降低
記者2日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醫院王辰課題組攜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課題組歷時3年,開展的覆蓋10個省的“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發現,臭氧長期暴露會對成年人肺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小氣道功能障礙。
研究建立了臭氧長期暴露與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的關聯,為臭氧引起的呼吸系統早期損傷增添了新的證據。研究結果表明,臭氧長期暴露與成年人肺功能降低、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增加有關。該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呼吸領域權威期刊《美國呼吸和重癥監護醫學雜志》上。
王辰對記者介紹,小氣道是指管腔直徑小于2毫米的氣道。在出現大氣道阻塞或明顯的呼吸道癥狀之前,小氣道可能先表現出功能障礙,且不易被察覺。因此,小氣道功能障礙被認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前兆。
在中國空氣質量整體改善的同時,臭氧污染日益突出。臭氧長期暴露對小氣道有怎樣的影響?兩個團隊開展的共同研究發現,臭氧長期暴露與氣道阻塞性損害、小氣道功能下降有關。
研究發現,臭氧長期暴露與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增加有關。暖季臭氧平均濃度每增加4.9ppb,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病風險增加9%,支氣管舒張前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病風險增加4%,支氣管舒張后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病風險增加8%。
課題組進一步研究發現,臭氧長期暴露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小氣道損害更嚴重。在非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中,暖季臭氧平均濃度每增加4.9ppb,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升高7%;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中,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升高了61%。 (孫國根 牛越 陳靜)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