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已匯聚52萬株實物資源數據
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獲悉,由中國引領、51個國家和地區141家機構參與構建的全球微生物大數據平臺基礎設施——“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目前已匯聚52萬株微生物實物資源數據,形成了全球互聯互通的微生物數據信息化合作網絡,推動全球微生物信息化建設邁向新高度。
當天,由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聯合申報的“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入選即將開幕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12項“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之一,并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展示。
中科院微生物所黨委副書記石碩博士介紹說,建于該所的“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旨在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共筑全球微生物領域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開放科學、經濟發展與產業進步。
長期以來,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平臺存在著各國數據分散、用戶無法一站式檢索的問題,阻礙了全球微生物資源的有效利用。中科院微生物所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和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牽頭建立全球微生物菌種保藏目錄國際合作計劃,搭建“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現已匯聚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141家合作伙伴的52萬株微生物實物資源數據。該平臺開發的數據挖掘系統,支撐了全球微生物資源利用狀況的分析決策,德國等多個國家使用其分析結論,作為該國微生物資源全球貢獻的重要數據支撐。
中科院微生物所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馬俊才指出,模式菌株是微生物分類學的標準參考物質,也是人類對微生物認知能力的重要體現,對生物技術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凇叭蛭⑸镔Y源數據共享平臺”,中科院微生物所發起并主導全球萬種微生物模式菌株測序計劃,對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促進微生物分類領域全球開放科學的發展,也為建立全球“一站式”微生物鑒定和認知平臺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他還透露,為將“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打造成高質量國際性數據平臺,中科院微生物所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聯合10余個國家的同行專家,共同制定國際微生物資源領域的第一個ISO微生物資源數據標準,解決了長期以來由于各國微生物資源中心數據管理的不同形式帶來的共享阻礙。
同時,中國微生物領域科研機構及科學數據中心將聯手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繼續全力支持“全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的發展,為微生物資源數據的全球共享和產業化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定于9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今年大會首次舉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評選發布及展示活動,從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上文化交流、網絡經濟創新發展、網絡安全保障和網絡空間國際治理五大實踐路徑,全面展現世界各國開展的最佳實踐案例,生動講述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故事。(記者 孫自法)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