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雙碳”目標 專家共議“雙碳”遙感監測體系
9月24日,“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和空間遙感技術高峰論壇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會議聚焦“碳達峰、碳中和”(雙碳)國家重大戰略目標,匯聚碳遙感及應用領域領軍專家和團隊,共議“雙碳”遙感監測體系與應用技術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在大會開幕致辭中表示,“雙碳”問題是當前人類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要通過此次大會,共商中國碳排碳匯空間遙感監測體系的建設,集中優勢助力碳監測遙感領域再攀高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巍亦指出,此次大會匯聚了國內研究力量,促進專家間的交流與合作,要依靠技術的力量,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支撐。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院士以《碳中和:三端發力體系及技術需求》為題作大會報告。他指出,針對中國“碳收支”狀況,應盡早建立系統的監測、計算、報告、檢驗的標準體系,保證“話語權在我”?!半p碳”目標實現需要政府和市場“兩只手”合力推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以《中國碳達峰碳中和路徑與對策》為題作大會報告,并指出,要讓數字產業為碳達峰、碳中和賦能增綠,發展氣候模式和碳循環模擬預測、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核算技術,建立較為可靠、長時間序列的中國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集,支撐城市碳排放管理和“雙碳”規劃。
針對兩位院士提出的盡快建立中國自主碳監測體系的問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表示,在碳監測上,天基遙感具有獨特優勢。宏觀上可以“一把尺子量全球”,使中國掌握氣候協商主動權,建設性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也能有效助力政府掌握碳源匯動態,實現發展決策和過程管控。微觀上,通過遙感衛星“巡天督察”能夠發現違排、毀林等具體問題,切實服務于“碳達峰、碳中和”各項舉措落地。
“對‘雙碳’目標的監測,在關注溫室氣體濃度之外,亟需掌握導致濃度變化的碳排放和碳匯過程動態,有效支撐氣候治理各項部署?!焙教炜萍技瘓F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說。
曹海翊表示,“當前我國已經突破了溫室氣體、陸地碳匯等方向定量遙感技術,正在推進我國自主的天基碳監測體系規劃和系統論證,發展多尺度、多維度各型衛星系統,分階段部署、組網運行,協同服務‘雙碳’監測整體目標?!?馬帥莎 王琬涵)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