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減排亟待技術創新助力
航空業減排亟待技術創新助力
科技創新世界潮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全球航空業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過去20年內迅速上升”,在2019年達到近10億噸,相當于“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CO2排放量的2.8%”。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也將航空業描述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最快的來源之一”,并稱航空旅行是“目前個人能進行的碳排放最密集的活動”。
在各國攜手邁向碳中和的大趨勢下,航空業減碳行動刻不容緩。正如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宇航學院院長伊恩·格雷所稱,零碳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需要一系列創新來應對這一挑戰。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這些創新包括研制出可持續的航空燃料、采用電推進系統、使用新型輕質材料以及增強型碳復合材料等,還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對航空業進行“適當的監管”。
氫燃料受青睞
從1903年萊特兄弟的歷史性飛行到超音速飛機,一部航空史就是一部由技術創新和雄心壯志推動的勵志史?,F在,該行業繼續表現出對創新的渴望,不少業內人士成為氫燃料電池飛機的擁躉。
2020年9月,英國ZeroAvia公司的6座Piper M級氫燃料電池飛機在英格蘭克蘭菲爾德機場完成了首飛,這是“商業級氫燃料電池飛機的首秀”,標志著人類向低排放和零排放飛行又邁進了一步。
其實,此前科學家已研制出了其他氫燃料電池飛機。2017年,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制的20千瓦(KW)燃料電池系統為動力電源的中國國內第一架有人駕駛燃料電池試驗機成功首飛。2012年,由同濟大學與上海一家企業聯合研制的中國第一架純燃料電池無人機“飛躍一號”,在上海奉賢海邊首次試飛成功。
ZeroAvia首席執行官瓦爾·米夫塔霍夫說:“雖然一些實驗飛機已經使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飛行,但我們的商用飛機的規模表明,付費乘客可能很快就會登上真正的零排放航班?!?/p>
“飛躍一號”項目負責人、同濟大學許震宇副教授表示:“為積極應對能源與環境挑戰,開發使用生物質能、氫能等新能源的飛行器,已成為航空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特別是以氫氣為原料、真正實現零排放的燃料電池電動飛機,更是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p>
此外,去年9月,法國空中客車公司也發布了3架以氫為燃料的概念飛機的細節,聲稱這些飛機將在2035年翱翔藍天。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