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探路綠水青山變現
“以前樹砍了才賣錢,現在按個手印就領錢?!?0月8日,雅安市寶興縣靈關鎮新場村村民安國芬拿出她和村委會簽訂的林權流轉合同,合同將直接或間接帶給她3份收入:地租、務工和分紅。
這是寶興縣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個注腳。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關鍵。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要求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特別是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政策制度體系。
去年底,四川啟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首批試點的14個地區多數位于生態功能區,寶興縣位列其中。近期,寶興縣成立全省首個縣級生態產品價值轉換促進局和全省首個“生態銀行”試點基地。生態產品如何變生態商品,從而實現價值轉換?記者前往寶興縣求解。
為何轉換
生態資源價值巨大
但“變現”能力不足
9月30日,國慶假期前最后一個工作日,寶興縣林業局局長劉云鵬接到縣領導電話:寶興縣生態產品價值轉換促進局需要謀劃一個標志性示范性項目。
這是全省首個縣級生態產品價值轉換促進局,由雅安市委編辦批復設立,和寶興縣林業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負責統籌推進全縣生態產品價值轉換。
寶興縣森林面積333.4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39%,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價值潛力巨大,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域”之一。當地的生態產品主要包括林地、林木及農特產品。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贈予的寶貴財富,同時也帶來挑戰。
寶興縣81.7%的縣域面積被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按照規定,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一般控制區限制開發,核心區則禁止開發。全縣90%以上的農村居民都有人工商品林,是一項重要收入來源,如今不能采伐了,意味著大量林權零散分布并難以“變現”。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當地農村老齡化、空心化日益嚴重,林地閑置率也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林業資源的“變現”能力不足。寶興臘肉、蜂蜜、枇杷、山藥名聲在外,但實際產量和品牌議價能力均有很大提升空間。
記者連續走訪縣城多家餐館、酒店,請當地人推薦特產,絕大多數都表示“沒什么特產”“沒啥特色”“寶興臘肉還有點出名”。
“寶興縣的林業生態資源算是不錯的了?!笔×植菥窒嚓P負責人說,我省首批入圍試點地區森林覆蓋率等數據和指標均居全省前列,是四川主要生態產品供給區。
四川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潛力有多大?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僅從地表生態來看,四川地處全國第二大林區,GEP(地區生態系統總產值)自然不少。2017年,中科院曾依托國內主流核算體系,測算出阿壩州的GEP為10376億元,是當年全州GDP(地區生產總值)的35倍,超過當年全省GDP的四分之一。有業內人士估計,當下四川的生態產品價值,或是全省GDP總量的5倍以上。
編輯:admin